事业单位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
事业单位的报销制度是为了规范财务行为,确保财务管理的公正、透明和规范。以下是事业单位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的概述:
报销制度
1. 差旅费报销 :
工作人员因公出差需先填写借款单,由所在部门领导和有关部门人员审查签字后,出纳人员审核无误后支付现金。
出差回来后,持原始凭证到出纳处报销,出纳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审核后予以报销。
2. 其他费用报销 :
零星物品采购或医药费等费用,可持原始凭证到出纳处,出纳人员审核后支付现金,并登记日记账。
3. 医疗费用报销 :
报销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项目,如门诊、住院、急诊等。
报销比例和限额根据单位财务状况和医保政策设定。
审批流程包括提交医疗费用单据,财务部门审核后报销。
4. 公务接待费 :
明确一位领导为公务接待审批人。
报销时需附《公务接待审批单》、被接待对象单位公函、接待费用结算清单、正式发票等。
5. 经费支出项目 :
包括时常性支出(如办公费、业务招待费等)和非时常性支出(如测站报汛劳务费等)。
报销流程
1. 出差申请 :
员工提交出差申请,说明出差目的、时间、地点、人数等信息,并由所在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审批。
2. 审批流程 :
出差申请需经过所在部门、主管领导、财务部门备案、审计部门审核、领导审批等步骤。
3. 报销流程 :
员工提交与出差相关的发票、单据、行程单等报销单据。
财务部门审核单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。
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后,财务部门发放报销款项。
注意事项
报销单据应包括车、船票、住宿发票、餐费票等原始凭证。
报销申请通常有时间限制,如30天内需提交报销申请。
借款和报销应遵循“前款不清后款不借”的原则,特殊情况需特殊处理。
以上概述了事业单位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的基本内容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事业单位报销制度中公务接待费如何审批?
事业单位报销制度对报销单据有哪些要求?
事业单位报销制度一般多久到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