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目断峒阳路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目断峒阳路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目断峒阳路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目断峒阳路”出自宋代张德容的《芦台峭帆亭》。

“目断峒阳路”全诗

《芦台峭帆亭》

宋代 张德容

高秋客未还,何处望乡关

乔宇苍烟外,孤亭落照间。

雨晴山觉近,潮满水如闲。

目断峒阳路,归云不可攀。

《芦台峭帆亭》张德容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的中文译文:

芦台峭帆亭

高秋客未还,

何处望乡关。

乔宇苍烟外,

孤亭落照间。

雨晴山觉近,

潮满水如闲。

目断峒阳路,

归云不可攀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高秋时节,一位旅客远离家乡,望着乡关的情景。在青山和苍烟的远处,有一座孤零零的亭子。雨后晴天,山峦更加清晰地显现,大海的潮水像是无忧无虑地涌动着。旅客目光所及,他已无法看到通往故乡峒阳的路,回到家乡就像是无法攀登的云彩一样遥远。

赏析:

这首诗运用了典型的宋词手法,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情感来表达旅客思乡的意境。诗中的高秋景色,给人一种秋意沁人心脾的感觉,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,引发人们对离故园的思念之情。亭子的形象则寓意旅客孤单无助的心情,对比的山水景色更加强调了旅客的孤独和乡愁。诗的最后两句,以意境婉转含蓄地表达着旅客无法回到家乡的苦与惋惜。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,营造出深沉的情感,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